"魅力"敦煌,"艺术宝库"莫高窟


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,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,在经历千余年的风云变幻之后,依然向世人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绝代风华!它是一座集石窟建筑、雕塑、壁画和遗书为一体的大型石窟寺。精妙绝伦的彩塑、宏伟瑰丽的壁画和包罗万象的古代遗书,创造了世界现存最伟大的佛教艺术博物馆。

走进敦煌,揭开黄沙掩盖下的文明


       一本《并非所有的沙都被风吹散》带我们走进敦煌,带我们揭开黄沙掩盖下的文明---被我们遗忘的西部,曾是世界的中心。书本是现在、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。

    文字就像一个人,它是有生命力的。好的文字能够广泛传播,影响深远。中国几千年文明史,留下了许多好的文字,好的文字能够改变人。它们影响我们的心智,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,最终影响我们的人生。我们除了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物质生活之外,还应该拥有比较丰富的精神生活。而文字,正是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读读,想想,写写,走走这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5小时
50分
42.195KM----
莫高窟遇见诺图

 我们用跑步的方式一步一个脚印的从鸣月广场(起点)出发→鸣山路→金叶宾馆→白马塔大桥西口→党河西路→过水路面→党河东路→阳关中路→阳关中路→119专道→飞天大道十字→飞天大道→省道314线→会展中心东路→会展中心南路→会展中心东路→景观大道→省道314线→110专道→在奔跑中体验魅力敦煌独特的自然与人文风情,历经5小时50分跑了42.195KM抵达莫高窟。

      走在西部沙漠的戈壁上,山川日落跳跃在白色的文字行列之间,是寂寞的脚步承担着旅者的行迹;文字本身不具备力量的基础,它不是灵动的生物,但可以宣泄活跃之美,也不是山川树木,却体现静默的伟岸,但是呆板的文字,作为传承,交流的载体,随着历史的推移,一次又一次的记录了那些力量爆炸,思想喷发的阶段----这里,每一粒黄沙砺石都裹挟着历史的风尘、每一块秦砖汉瓦都诉说着不朽的传奇,每一窟彩塑壁画都焕发着迷人的光彩!

洞窟鉴赏:莫高窟第148窟

      据前室《唐陇西李府君修功德碑》记载,此窟是李大宾于盛唐大曆十一年(776年)开凿。


   主室佛坛上,塑涅槃像,长15米。涅槃是指释迦牟尼八十岁时达到不生不灭、常乐我净的最高境界。佛右胁而卧,面型丰满、双眼微闭,左手自然放于左腿之 上。衣纹柔软,随身体起伏而变化,一副安然入睡之态。涅槃像后塑有佛弟子、天人、各国王子、佛姨母、菩萨等举哀像七十二身(经西夏重修)。西壁绘有莫高窟 规模最大的《涅槃经变》。

 南北壁佛龛内原塑如意轮观音和不空绢索观音,已毁。现存清代塑造的过去佛和未来佛。窟顶为盛唐时所绘千佛,虽经一千二百多年仍色彩鲜艳。


  东壁门南北两侧分别绘《观无量寿佛经》和《东方药师变》,规模宏大,尤其是殿堂、角楼、院落、迴廊、水榭等建筑结构複杂,布局严谨,绘製精细,是研究唐代建筑的珍贵资料。前室现存中唐塑造清代重修的二力士、二天王、二狮子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我常常缱绻、徜徉在优美的文字中,为蕴含、闪现在文字里的那些鲜活的知识、思想,甚至是一股巨大的力量而震撼和感慨。我觉得,文字是有生命的,书本是与我神交的朋友,文字就是书本和我交谈的话语。文字给人的同样是一种精神和心灵的力量。文字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价值取向,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和命运。在这一点上,著名作家毕淑敏曾说过:“文学作品往往具有精神重塑的职能,文学是启迪智能的良方”,“在天的尽头,人容易忧郁,在语言的尽头,人有希望重生”。很多作家也曾发出过“是文学改变了我的命运”的心声。正所谓一滴墨水会引发千万人的思考,一本好书会改变无数人的命运,于坚老师的一本西行四章《并非所有的沙都被风吹散》让我们实现了千里之行、始于足下!!!

(部分图片来源于:敦煌莫高窟网)


 

点赞(0)
返回
顶部